深圳市思博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sinbo) 是擁有多年管理實踐的實戰型管理咨詢企業,思博數十人的咨詢師團隊用近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究世界管理大師彼特·德魯克的目標管理及臺灣陳宗賢教授的企業經營計劃管理,同時深入日本、臺灣、歐美等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及技能,結合中國企業本土化的特點,成功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企業年度經營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該系統在思博團隊的潛心指導下,已成功幫助中國數百家企業實現年業績增長40%
出售美團股份 投資餓了么 阿里欲尋O2O新盟友 |
瀏覽量:1982次 發布日期:2015-11-24 14:37:21 |
在尋找O2O戰友這件事上,阿里的反轉劇總是被業界津津樂道。昨日,阿里出售所持美團所有7%股份的傳聞曝光后不久即有消息透露前者欲15億美元投資美團競爭對手餓了么。業界認為,如果消息屬實,這意味著阿里O2O盟友的新舊交替,同時也暗示了阿里O2O生態圈背后的資源重構。 甩賣股份退出“新美大” 雖然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被業界認為是阿里與騰訊在O2O的二度聯手,但是正是從該合并案落定之時起,阿里退出美團的消息就不脛而走。昨日知情人士更是進一步透露該傳聞的細節內容。 消息指出,阿里正在考慮出售所持美團的7%股份,根據后者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阿里這筆交易價格約10億美元。根據消息人士的披露,因為美團在當前一輪融資中向投資者提供了“棘輪條款”,阿里為促成此交易甚至不惜打7折出售。 盡管阿里和美團方面針對股份出售傳聞不予回應,但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個傳聞十有八九是真的”。阿里在2011年投資美團后,兩家一直沒有密切合作,對此,分析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美團從一開始其實就應該知道,要想保住獨立發展,跟阿里正面競爭就是遲早的事,團購只是O2O的小組賽,從小組賽突圍出來之后就會直面巨頭之間的決賽,這個巨頭當然也包括了阿里”。 “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持有美團股份也就變成了單純的財務投資,這顯然滿足不了阿里對O2O行業的野心”,該人士如是說。 巨資砸入豪賭餓了么? 與打折甩賣美團股份正相反,阿里在與餓了么的緋聞中卻出手闊綽。據消息人士披露,“阿里內部已敲定投資餓了么,將花費約15億美元持有餓了么30%股份,此次投資后,阿里將成為餓了么第一大股東,同時,餓了么估值達到49億美元”。對此,餓了么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向來投資傳聞不會空穴來風,餓了么被阿里拿下不是沒有可能”,某資深O2O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餓了么CEO張旭豪之前多次否認和美團合并,態度十分強硬,在對手不斷壯大之時,自己找到新靠山很合理,更何況餓了么的投資方騰訊、京東和大眾點評現在明顯對美團投入了更大的精力,餓了么地位很尷尬,必須考慮尋找新出路”。 同樣是因為已有的騰訊、大眾點評等投資方,易觀智庫分析師劉旭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般巨頭之間的這種戰略投資都是簽了排他協議的,之前的協議對后續的資本會有約束力。“當然,在餓了么團隊依然保持控股的情況下,接受阿里也不是不可能。除非餓了么放棄控制權,否則他們不會倒向阿里,阿里花15億美元投資餓了么肯定想要控股權,這個數額已經遠遠超過阿里對自家口碑網的投資力度了?!?/span> 阿里急搭O2O生態圈 事實上,在O2O領域的資本暗流后,阿里對行業的戰略定位已經日漸清晰,圍繞著搭平臺做生態的路子,阿里近日在O2O市場頻頻出手。 在上周的口碑網生態峰會上,口碑網宣布將向商家提供平臺流量、會員營銷、支付體系和大數據運營等方面的服務,同時,店鋪、 支付、卡券、社交、營銷、工具、數據、芝麻信用、服務窗九大類API接口直接向商家開放。從半年前阿里斥巨資“復活”口碑網之后,口碑在貸款、地推、流量、服務等多方面提供開放資源。 “可以看出騰訊在O2O領域的風格是結盟,而阿里是建生態,”劉旭巍這樣認為,“目前口碑網是阿里整個生活服務O2O的主體,除了外賣還有其他很多業務,如果只是為了搶外賣市場砸15億美元下去,但業務卻不是自己的,這不太現實?!?/span> 對此,資深O2O人士表示認同,基于阿里擅長的電商和運營基因,雖然是側重于向商家服務,在O2O領域一直堅持自己搭平臺做輕模式,但是外賣業務線下的重模式不可避免,將這些業務轉嫁給其他企業是阿里樂于看到的,當然這個前提是要拿到控股權。
來源: 北京商報(北京) |
上一個:美邦焦慮中轉型陷入困局 從凈利1… | 下一個:為何說華為將成為中國最大智能手機… |